2014-06-05

生態系課程 - 類PISA的提問

        最近有機會接觸到PISA試題,發現PISA所要評鑑的能力和國家統一的測驗(如:基測、會考等)所鑑測不太一致,因此雖然2006年台灣的科學素養施測得到不錯的名次,但是到了2012年卻相形失色(PISA科學素養施測結果 ),這結果不見得代表我們學生愈來愈差,而是其他國家的學生在這些能力表現較好(比較會這類型的考試)。

        全世界有許多國際性的鑑測,像是TIMSS或是奧林匹亞等,為何教育部要看重PISA的施測結果?因為PISA是由聯合國XX組織(OECD)舉辦,認為這些能力是未來人才所需要的能力,而施測結果意味著國家未來的潛力,雖然我們現在希望每個人跟自己比,但是被別國看扁了,心裏頭不是滋味。


       到底科學方面要具備什麼能力?參考PISA科學素養的介紹(噢...這需要專家來解釋),分點條列許多,看似很清楚了,但是這些能力要如何測驗或許還是摸不著頭緒,官方釋出的樣本試題可以窺知一二,我有幸接觸到除了樣本試題外的其他PISA試題,發現對於台灣15歲的孩子而言,幾乎沒有知識性概念的難度,舉例而言,學生不需要知道光合作用的反應式,但是他要能夠知道當森林減少之後,對可能會引發什麼問題?這樣的問題看似很簡單,但是若無法每個人都答對,平均分數自然下降了。

        勢利地來看,要考好PISA,教學中的知識性概念難度勢必要降低,同時要把低學習成就的學生往上拉,高成就的根本不用在乎。然而,事實上也不全然如此,因為台灣紙筆測驗下得到高成就的孩子不見得具備PISA科學素養,因此若想要考好PISA,教師除了要更關注低成就的孩子,更要設計更符合學習這些能力的課程。這樣可能會被垢病又是考試領導教學,但換個角度說,若教師也認同這些能力是學生應該學習的,那麼改變就是必須的。

        PISA的試題確實十分有趣,我嘗試設計符合PISA科學素養的能力-科學推理的題目,儘量以半開放式至開放式的問題結構,並且是非選式的回答,為何要強調一定要是非選式的呢?因為對腦袋而言,選擇答案和寫出答案是截然不同的認知歷程,當然也是運用完全不同的能力。配合生態系的分組討論課程,讓學生小組討論寫在白板,舉牌之後依序走過每一組的答案。

        我提問了兩個題組的問題,一個是關於「生物的交互作用」,另一個是「食物網」,兩個題組有一些知識性的問題,也有一些是科學推理的問題。以科學推理來看,在生物的交互作用部分,需要依據圖表判斷,並且給予合理的解釋,食物網的部分則是需要依據食物網的例子推斷可能的情形或是給予解釋支持某一種立場。其中我認為最有趣的是食物網的最後兩題,一個是「從這個生態系的食物網來看,請提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說明這個生態系是穩定的。」下一題卻是「從這個生態系的食物網來看,請提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說明這個生態系是不穩定的。」PISA十分有趣地經常出現這種給予一個立場要求支持或反駁的解釋的問題,學生先回答前一題,又看到後一題時一時間會有點不理解,但是他們隨即開始討論該怎麼推翻上一題的答案,我覺得十分有趣。

        我初步的理解認為,科學素養三個核心能力是「科學探究、科學推理、科學舉證」,可以試著依據學習這三種能力來設計相關的課程,做一個真實的探究、做一個有趣的推理、做一場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見鬼說鬼話)的舉證都會讓課程更有趣、更貼近學生學習未來所需要的能力。

生物的交互作用:





食物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