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完血色海灣時,熱淚盈眶不能自己,心想著一定要給學生看,但是擔心學生看完後會落入"是非對錯"的框架中,因此問了學生幾個分析比較的問題,包含:
- 反對捕殺海豚的人對於保育行動的看法和行動有什麼?(分兩題)
- 捕殺海豚的人對於保育行動的看法和行動有什麼?(分兩題)
- 請問你願意吃海豚肉嗎?若是,請說明理由;若否,請說明為何你吃豬肉和雞肉卻不願意吃海豚肉。
- 影片中保育者試圖說服捕殺者的說法中提到了海豚肉的含汞量極高,會造成腦部損傷,請描述保育者對於此說法的細節。
- 寫下你對於此影片的心得。(字數不限,自由發揮,愈深刻或愈深入的探討愈好)
問這幾個問題當然有所目的,第一二題希望學生能夠去區分看法和行動之間的差異,能夠分析議題中的不同立場,第三題則是要挑戰學生對於生物生存權的衝突,第四題就是十分制式地理解生物累積作用的概念。
大致上學生是能夠理解看法和行動之間的差異而回答問題,不過當學生要分析相反立場的角色時就會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解讀,整理了幾個不同層次的回答,若用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分析,這時候就能很明顯看出學生的道德發展正走到哪個時期:
問題:
捕殺海豚的人對於保育行動的看法有什麼?
回答:
- 不理會,他們認為有錢賺就好
- 只滿足自己的虛榮感
- 不認為捕殺海豚有甚麼錯,只要有經濟價值他們就做,不管任何汞中毒的可能性,或是生態平衡
- 他們認為這些行動是在扼殺他們的傳統(影片中的說法)
- 海豚是魚類資源下降的原因,所以海豚應該被捕(影片中的說法)
- 他們認為自己只殺一些海豚,不至於影響這麼大,不知道為什麼為何要一直阻止
- 他們認為捕殺海豚是他們生活下去的工作,而且他們表示他們捕殺海豚的器具一下就插入海豚的脊椎,死亡時沒有察覺痛苦,並不殘忍!
當然也記錄了心得中最期待的第三題,我十分樂見學生衝撞問題時展現出來的強度,不過這題的層次就比較少了,因此大部分的學生都落在吃海豚肉會中毒的解釋中,而極少數提到人與動物的親近感的層面或是人類飲食文化的層面:
問題:
請問你願意吃海豚肉嗎?若否,請說明為何你吃豬肉和雞肉卻不願意吃海豚肉。
回答:
- 因為雞豬比較衛生
- 因為雞豬有繁殖場
- 因為雞豬的毒性較低
- 沒吃過海豚肉,吃雞肉和豬肉習慣了(!)
- 因為海豚是保育類動物(啊...真的都是嗎?)
- 捕捉的方式太殘忍
- 廣東人會吃貓肉,韓國人會吃狗肉,只要沒破壞到生態系,都是一種生存方式,或者是,我們不把雞豬牛等等看成生命,還是說因為我們沒和牠們相處過,他們就不算生命...(這位同學真是好樣的!)
改了學生的學習單後,真是愈改愈有fu,結果就誕生了這篇,原來改個心得也這麼有趣。
(後記:學姊給的建議,明確指出文化與環保保育議題的兩難,這影片還有文化上的議題,之前學習單也會問學生,如果你
我給學生看完之後讓他們分兩組辯論「是否贊成捕殺海豚」的議題,
回覆刪除仿照奧瑞崗辯論的模式根據人數跟時間稍作修改,
效果很不錯,
道德、生物累積、保育、能量金字塔、經濟....都有被拿出來討論到。
謝謝你的建議耶~~我也一直很希望能把辯論賽放入課程中,但是在辯論的過程中會不會有信念的問題呢?或是哪方比較容易輸贏的問題呢?不過我以後有機會會來試試看~~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