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許多老師在運用類比進行教學時,往往都只是像是講故事一般,老師講得妙語生花,學生卻只是聽得趣味而難以從中學習,因為在老師描述的過程中,學生並不會仔細地思考類比與科學概念間的關聯性,因此明確的使用類比教學才能夠讓學生從中學習科學概念,也能夠從學習概念的過程中發展類比推理的能力。
簡單的說,類比教學就是用學生熟悉的譬喻來解釋想要教的科學概念,但是類比和科學概念之間必須有功能關係性上相關,而非在表面屬性上相關,舉例來說:當我們說白血球就像是警察時,「警察的制服」、「警察的警徽」等淺而易見的表面屬性不會用來配對白血球的特性,而是保留功能關係性中的「保護」、「巡邏」、「逮捕犯人」等形象來描述白血球的功能。因此,類比必須能符合功能關係性的對應,也就是類比和科學概念之間要能明確地指出哪個部分和哪個部分相似。
必須擔心的是,類比就好像是一把雙面刃,有可能成功對應到概念,讓學生學得更好;也可能造成學生更多的另有概念,混淆了原先的概念,因此,如果要使用譬喻,使用明確的類比教學策略更能明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在此推薦最簡單好用的類比教學策略TWA(Teaching with analogies model),TWA的流程為(1)介紹科學概念,(2)喚起類比概念,(3)辨認類比物的特質,(4)比對相似特質,(5)導出科學概念,(6)指出類比無法對應之處。透過以上簡單的步驟,就能夠輕易地將類比融入教學中,因為類比和科學概念不可能完全對應,為了避免學生過度引伸導致產生另有概念,最後一個步驟「指出類比無法對應之處」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藉由師生或學生間討論的過程,點出類比無法對應之處來避免學生產生另有概念。
此外,常見的類比教學法還有銜接類比模式、多元類比模式、故事類比模式,甚至讓學生自行創造類比等許多教學法,像是前兩回刊載的光合作用故事繪本就屬於故事類比模式,學生從吸引人的繪本故事中找出故事背後的關係或是邏輯性,將故事的角色及過程和光合作用中的物質及動態變化進行配對。
在剛剛的上述文章與類比的類比圖文中,即是從TWA的全部流程,上述文章介紹類比教學的概念,而類比的類比圖文中則涵括了步驟2到步驟6。(硬是要後設類比...wagamama)
(相關的類比教學內容就標籤在類比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